首页-最新动态-行业资讯

强化合同合规,坚守底线

发布日期:2024-02-29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深化法治企业建设,推动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切实防控风险,有力保障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8月23日公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对中杨企业合规管理作出一系列规范性规定。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不仅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更给国内各市场主体注入一剂发展强心剂,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大的突破。市场经济主体的活跃表现不仅需要依托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不缺位的保护和不越位的侵扰,还需要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依法依规地遵守彼此的约定,同时市场经济主体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也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国际条约、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市场经济主体自身的合规管理,才能更好更快构建有序顺畅的国内外双循环发展大环境,也才能更有效地防控合规风险,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增强自身提高收益的能力。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企业只有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防控民商事、刑事法律风险,把一切经营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才能持续、稳健地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是合同合规降低风险的必要手段。笔者在梳理查阅已有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为强化合同合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事前审查保护、事中审批跟进、事后建档归整。
一、事前审查保护
       合同审查是对合同提供专业建议的活动,对合同的审查过程包括协议如何履行和对合同评审建议如何采纳的批准履行跟进阶段。审查是批准的前置程序。合同审查也是公司法务或者律师最基础的日常工作任务之一。但是,有于很多法学院校或者学院相关实务课程的不足或者律师执业初期的相关培训欠缺,对于这一基本业务能力的掌握参差不齐,在处理企业合同审核时候的表现就会千差万别。加之企业合同审核业务不能像民事诉讼的业务那样结果立现。在现行条件下国家并未出台针对所有企业的统一的考核指标,更加使企业一方很难辨识法务或者律师个人的法律合同审核能力的高低。现实中,还有部分律师以及司法人员不太注重合同审核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整体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具体的合同审查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审查合同者需要了解行为主体背景及目的。
       合同是买卖的载体,但只要有买卖,行为主体就会有其特殊背景与目的。合同审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协助客户完成交易目的,并防止可能的交易风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熟悉背景资料和交易目的,如此才能有所防范。审核文件时要小心谨慎,细致人微,防止滥竽充数,克服不熟悉业务的困难。对大部分初次执业的律师来说,审合同最困难的并不是不了解《民法典》合同编的一般性立法,只是缺少对有关领域、有关行业的知识。通俗点讲,“小白”律师面临的问题是不了解企业的经营。要充分把握住合同的关键点,正确看待合同中的“商务条款”和“法律条款”,而不是从所谓的“法律条款”进行修改核查,更不能停留在对部分错别字的修正。只有专注和专业才能切实地为企业进行风险预警,才能满足企业所需,才能彰显律师或法务人员的真正价值。
第二,审查合同者要明晰合同另一方的资质和能力。
       根据《民法典》第464条的规定,合同是指民事主体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民法典》第470条所约束的具体内容由当事人进行确定,但通常包含了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姓名和地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根据上述条文和有关法律规范可知,契约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机构。在审查契约关系中,首先要搞清楚,与委托人所签订合同的真相对方究竟是谁,合同主体履行能力如何。对履行能力的审查主要包含:(1)资信调查。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关乎企业的履约能力。对公司的注册登记状况、股权结构、人力资源、营运业务、经营管理、财务状况、行业信誉、公司以往资信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以上信息核查建议进行专项调查。查询相对方公司的涉诉情况,涉诉情况较多的,说明其很容易产生纠纷,则与其谨慎签订合同。涉诉情况查询,可通过全国裁判文书网、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发布系统等渠道,查阅合同内容向对手的涉诉信息等。(2)指定物调查。对契约相对方所拥有的不动产等特定物的调查结果,直接关系到其履约能力及其涉诉后的履行力问题。而针对契约相关对象的不动产、车辆等特定物调查结果,可在市房管局、车管所查询相关信息。(3)评价调查。行业评级系统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出合同相当事人的业务、诚信和履约的状况。能够上网查询企业向当事人的同行
业评级、客户群评估的数据。
第三,从客户实力和地位出发对合同作出调整和修改。
       协议是平等当事人间的约定,但这种法定上的公平和市场经济上的公平并不是一回事。实力决定一切,客户优势也必将导致合作优势。占据优势位置后,并不是要故意为相对方去制定严苛的条件达到自身收益最大化,只是尽量利用好这个市场强势,将合同条款规定得比较严格,来降低可能的损失,也需要顾及双方条件的变化,更加严格的条件有利于保护我方委托人的利益。当处于弱势地位时,主动权不在我方,对于合同的制定和修改往往很困难,更多的是合同外的博弈。对于合同本身,我们要注意对风险点的分析,及时告知我方委托人,同时注意分析合同业务条款中的细节问题,列人履行时限、运输、包装等。总之,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利益,不管处于何种地位,相对平衡的合同,双方都能接受,更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一定要严禁通过合同审查控制股东,不做“交易扼杀者”,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将生意做成,才是企业律师的主要目的。
第四,严格合同条款,切勿跳入格式框框。
       格式合同可能存在写了也白写,相当于不存在的后果。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作为制定合同模板的一方,需要非常小心。与《合同法》(已废止)第39条相比,《民法典》第496条增加了“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等规范,使提醒与解释服务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宽。针对不同的合约性质,交付时限、违约责任、内部管理规范等条件均有可能形成“重大利害关系条件”。该格式条款作为约定事项的一部分,并不代表该规定就必然生效,也可以被确认为不合理地减少已方责任、增加相对方义务的法律无效。换言之,如果上述格式条款中减少已方责任、增加相对方义务的规定具有法律合法性,那么该规定就可行。所以,证明格式条款内涵的合法性就非常重要。因此,当公司和供货商订立反舞弊条款,公司一般都会规定对供货商的协助调查义务、编写自查报表和解释报表的权责等,看似增加了供货商合同履行的压力。而实际上,优选供货商入库,本身为供货商带来了更多的商务合作机遇和商务优待。在这里让供应商承担更多是客户的信用义务,合乎商品对等准则,不可谓不合理。而对于未来可能面临的合理性内容,则应当对条款订立的历史背景、所处行业的经济逻辑、所隐含的经济优待因素等进行更全面的说明,以确认条款订立内容的合法性,从而避免条款被确认为无效。
       正是因为合同可能存在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的情况,合同正式审查前,与客户的沟通尤为重要,确定客户签订合同的真实目的,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等。交易审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协助我们完成交易目的,并防止潜在的交易问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熟悉背景资料和交易目的,如此才可以进行所有的防范。许多合同特别是日常的商业合同,人们往往一看条款便可大致识别出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但是,人们一定要牢记,在实践中,人们的交往目的往往是在不断改变的。如果在双方背景和目的均未明确的前提下就实施了合同内容,其后果和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二、事中审批跟进
       文件的审核与批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本管理措施具体执行的外在表现,它的执行是该措施其他事项执行的依据。现实生活中,每家公司都会有不少协议,大的有投融资协议、收购兼并协议、框架投资协议等,小的有日常经营协议、劳动合同、租赁协议、办公用品采购协议、租赁合约等。企业管理体系的健全对于提高公司的效益、避免纠纷产生,起到了难以取代的作用。但是,许多公司对合约的管理工作常常不够重视。人们往往会发现公司领导者只注重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例如,有人只注重签合同的流程,执行时却忘掉按照合约规定执行,将其丢于一旁;一些注重契约订立之前的协商,在合同文本上如何表述谈好的要点却被忽视;有一些公司以为契约执行结束了就不能用了,不做好归档管理工作;甚至有的公司不签订契约,以为都是熟人,有口头协议就好了。就是由于一些公司并未对合同管理进行充分的重视,甚至尽管注意了却并未细致到每一细节,使合同不仅未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反倒扩大了公司的争议,以致引起官司。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利益,防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合同合规在进行完第一步的事前审查之后,必须有序推进事中的审批跟进。
在事中的审批跟进中,主要侧重于合同履行风险的防范,其要点是:第一,应当严格依照合同规定全面履行服务,并保持诚实信用基础。充分利用合同执行时的不同权力,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如果发觉对方不适宜履约,就应当及时了解和监控其业务情况,在法定时间或约定的期限内提出对方不适宜履约的意见问题。发现对方违约(严重违约)的,采取必要措施。严格注意诉讼时效。协议变更时应订立书面合同,需执行公告、备案等法律规定程序时,需及时执行。协议转让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协议的条款形成后,必须完成公告的规定要求。第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注意协议执行进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对策。及时收集和保存好各种证据。充分利用了法律和合同赋予企业的权力。

三、事后建档归整
       建立合同档案管理制度是合同合规的保护膜。合同档案管理,是指对已经执行完成合同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公司档案管理的主要部分。合同执行结束后,双方或许还会产生关于质量担保问题等的争端和纠纷,但合同还有机会作为关键凭证和文书在以后的民事诉讼和仲裁过程中运用。严格的文件档案管理便于向各个部门查询和总结工作经验。在合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法律风险点。比如但不限于此:(1)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享有撤销权。(2)购销协议中标的物具有一定品质保证期的,双方可以要求承担。(3)购销协议的主要条款中并未规定产品质量保证期的,应负瑕疵担保责任。(4)合同争议的存在与诉讼时效有关。(5)与其他尚未执行完成的合同可能具有相关性。建议由法务部统一存档,统一编号,台账登记按照合同的数量、重要性等给出不同的保留时间。汇总企业资料,以建立便于各个部门查询与寻找资料的企业电子信息系统。法务部在接收原件后,将制作的合同交接单送至文件管理机关,对原件扫描后存档,但原则上不再使用,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在提交了副本并盖章“本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可以在企业的部门保存和财务核算使用,并且在企业内等同于原件。拥有完备的文件资料系统,归档保管总结协议执行状况,有利于吸取经验与教训,降低企业风险。
结语
       企业合规管理是企业切实有效防范合规风险、经营风险的关键机制和措施,是新形势下持续健全公司治理,确保企业良性循环、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一件必须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要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和合同可能带来的风险,强化合同合规,坚守底线,采取各种措施规避这些风险将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切实加强合同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企业依法规范运作水平,才能确保企业高质量成长,这将是法律人和企业家永远不能停止的课题。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合规指南
《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适用解读--分论 合同合规

排版| 谢采云


【声明】官网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官网发布的文章、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