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为2023年的炙手可热的流量密码,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AI侵权”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了广泛的辩论。近期,国内首起“AI侵权案”在北京落下帷幕,这一案件的判决结果无疑为AI作品的著作权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然而,这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讨论,本文将就该问题与争议进行浅析。
案件经过
2023年2月24日,李某使用人工智能绘画平台Stable Diffusion生成了一幅涉案图片,并将其发布至小红书平台。然而,李某后来发现,刘某在3月2日已经在百家号平台上使用了这幅图。对此,李某随即提起诉讼,状告刘某未经许可且故意截去了图片的署名水印使用案涉图片,侵犯了他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刘某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并赔礼道歉。
随着案件进展,该案于5月25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立案,庭审过程还被央视等多个平台直播,累计吸引了17万网友观看。刘某庭审中答辩中表示,她是通过网络检索到这幅涉案图片的,无法确认其具体来源,也无法确定李某是否拥有该图片的相关权利,所发布的内容并无商业用途。如法院判定侵权成立,她愿意道歉,但她表示身患重疾,无力赔偿。
在庭审过程中,法院对于涉案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是否具备“独创性”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在经过审理后,2023年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判决被告刘某应当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并在判决生效之日七日内赔偿原告李某经济损失500元。
案件争议焦点
1. 涉案AI图片是否构成作品?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李某在生成图片时,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中输入了提示词,例如“超逼真照片”、“动态灯光”、“胶片仿真”等,经过多次调整参数,最终得到涉案图。现阶段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具备自由意志,其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即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智力投入的是人,而非人工智能模型。
同时,一审法院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照相功能强大、使用简单,但使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体现出了摄影师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就仍然构成摄影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故而工具越智能,人的投入就越少,但是这并不影响继续适用著作权制度来鼓励作品的创作。
2. 原告李某是否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
一审法院认为,涉案AI图片是基于原告李某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体现出了原告李某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李某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但同时,一审法院强调,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与保护公众知情权需要,原告李某应该显著标注其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或模型。
3. 被告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被告刘某未经许可使用涉案图片作为配图并发布,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案涉图片,侵害了原告李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至于署名权,被告刘某无法说明被诉图片的具体来源和去除水印的相关情况,可以认定水印系由被告刘某去除,该行为侵害了原告李某的署名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风险分析
1.著作权归属:根据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律框架,著作权通常归属于作品的创作者。而对于由AI生成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可能存在争议。一方面,可以主张AI算法本身是创作者,因为它能够生成独特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主张AI算法只是工具,创作的责任应该归属于使用或控制该算法的人(如开发者或使用者)。目前,不同国家的法律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法律可能不承认AI为著作权的持有者。这意味着即使AI生成了独特的作品,它可能无法享有著作权保护。这也意味着AI生成的作品可能属于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在我国,现根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一审判决(如存在上诉情形,需等待二审判决),AI作品亦存在著作权。
2.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果AI生成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相似或相同,可能会引发侵权纠纷。即使AI是根据大量的输入数据进行训练,生成的作品可能仍然与他人的作品存在相似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能需要证明AI生成的作品是独立创作,并不是来源于他人的作品。
3.隐私权和肖像权:AI作画可能使用现实世界中的图像或人物作为输入数据。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可能涉及到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或肖像权。使用者需要确保他们有合法的权利使用这些图像或人物,并遵守相关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法律。
合法、正确使用AI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1. 获得授权或许可:如果计划使用他人的图像、照片或艺术作品作为AI作画的输入数据,确保获得相关权利人的授权或许可。这可能涉及到与版权持有人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或签订合同。
2. 明确责任归属:在使用AI作画时,明确责任归属是重要的。确保确定谁拥有生成作品的著作权,并在相关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记录。这可以避免未来的争议或纠纷。
3. 注明AI生成:在展示或发布由AI生成的作品时,透明地表明作品是由AI生成的,以避免产生误导或侵权的可能性。这可以包括在作品上添加适当的标识或声明。
4. 尊重隐私和肖像权:在使用AI作画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是至关重要的。确保仅使用合法获得的图像或人物,并遵守相关的隐私权和肖像权法律。
5. 定期更新AI模型:AI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模型和算法会不断涌现。确保使用最新的AI模型,并密切关注相关的技术发展和法律变化。
从目前法院裁判观点以及法律角度来看,我国AI作品享有著作权是无可争议的。综上所述,AI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给法律、道德、技术等多个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与专业法律顾问合作,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适用的合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对此仍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欢迎咨询我们的团队。
案例来源:北京互联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3)京0491民初11279号。
编辑| 纳升合规科技法务部
【声明】官网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官网发布的文章、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